以民为本 坚持完善邮政业高质量民生服务体系
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0-01-14
2020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邮政业重要指示精神,以“两进一出”工程为抓手,坚持完善邮政业“五大体系”,这为行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,开拓了新路径。高质量的民生服务体系作为邮政业“五大体系”之首,是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全面建成人民满意、保障有力、世界前列的邮政强国的有力保障,发挥着基础性、关键性支撑作用。
坚持完善高质量的邮政业民生服务体系,是创造和守护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。邮政业联系千城百业、服务千家万户,邮政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,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。寄递渠道用便捷高效的服务缩短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距离,消弭了城乡之间的物品流通鸿沟,并催生着新的寄递需求。只有树立“大邮政”的理念、坚持“大发展”的导向、把握“大融合”的关键、践行“大民生”的宗旨,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,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行业力量。
坚持完善高质量的邮政业民生服务体系,是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的题中之义。人民邮政为人民,是邮政业改革发展的初心使命,是全行业一脉相承的根本宗旨,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基石。一直以来,邮政业始终牢记为民宗旨,立足“小快件”,服务“大民生”,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。坚持完善高质量的民生服务体系,正是对邮政业初心使命的再思索、再实践,对“人民邮政为人民”理想信念的再认识、再升华,将有力推动我国现代化邮政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坚持完善高质量的邮政业民生服务体系,是推进邮政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实践表明,中国邮政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邮政业的生动实践,邮政业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在邮政业的有效展开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邮政业形成和完善了确保普遍服务、促进公平竞争、推动行业发展、维护市场秩序、推进绿色安全等一系列制度,从制度实践上推动了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。而邮政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则从客观上检验着行业民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果。二者相互印证相互推动,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。
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;厉民之事,毫末必去。服务好、保障好民生,是邮政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诠释。当前正是发展的关键期、改革的攻坚期,邮政业在服务民生领域存在着一些短板需要补齐,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从而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用邮需求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邮政业服务保障民生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把服务民生放在心头,就要改变传统观念、树立新发展理念,加强基础性建设,多方面同向发力,把民生诉求转化为惠民举措,从民生关切中获取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。
要多元一体,创新邮政公共服务内涵。要深刻认识到,邮政业具有公益性、基础性、商业性的多重属性。完善高质量的民生服务体系,做好邮政公共服务,就要强化邮政快递网络基础设施的布局统筹;要推动以区域和功能为依据界定邮政业公共服务,将代理政务、农村快递服务、末端服务等纳入公共服务范畴,向高品质、多样化全面升级。
要创新思维,改革邮政公共服务机制。主动作为,机制先行。完善高质量的民生服务体系,就要推动健全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,全面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,形成支持农村和边远地区发展的长效机制;要完善普遍服务财政补贴绩效评价制度,将质量与补贴进行挂钩;要创新邮政公共服务提供方式,以特定区域和特定项目为试点,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。
要因地制宜,健全快递进村制度安排。“快递进村”一直以来是行业发展的难点短板,但同时也是释放需求潜力、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机遇。抓好“快递进村”,就要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,明确地方政府对农村快递和城乡末端设施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;着力推广邮快合作、快快合作、快交合作、快商合作等模式;大力开展产业扶贫,借助“四好农村路”集中力量抓好邮政、快递等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,推进试点、因地施策,加快推进“快递进村”步伐。
要放眼长远,完善行业创业就业政策。就业是民生之本、财富之源、社会稳定之基。有效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,必须抓好行业创业就业。要支持围绕“互联网+服务业+寄递”创新创业,更深更广便利群众生活;要发挥行业就业脱贫优势,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;要鼓励围绕邮政快递返乡创业就业,推广“寄递+农村电商+农特产品+农户”产业扶贫模式,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;要改善快递小哥工作环境,提升权益保障和职业发展保障水平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站在历史新起点,全行业将不断从红色革命精神中汲取养分,将为民宗旨贯穿到建设现代化邮政强国战略目标之中,将完善高质量民生体系融入到邮政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当中,披荆斩棘、砥砺奋进,把服务民生的底盘筑得更牢,把行业发展的新天地拓得更广。